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学院网址:http://wldzxy.suse.edu.cn/
咨询电话:0813-5505295
一、学院简介: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是经历了自1965年以来前身的普通物理教研室、基础科学系、物理系、理学院之后,发展到2016年合并电子信息类部分专业和教师成立的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79人,在75名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30人,具有博士学位22人,博士后经历4人,硕士36人,青年教师占60%以上,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治学严谨、富于创新,热爱学生、充满朝气的师资队伍。
学院设有物理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大学物理公共课教学中心、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实验中心等教学机构,实验仪器设备价值10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3000余平方米,具有较好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条件。现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100余人。
学院很抓教学工作,贯彻教学、科研并重的指导思想,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强调科研对学科建设、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在承担全校大面积“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电工电子技术”以及本学院专业教育教学的同时,在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大学物理》2006年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2014年评为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电工电子技术》2008年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电路原理》2009年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物理》、《实验电工电子技术》为校级精品课程,完成教改项目20余项,出版教材8部,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近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2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地厅级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
学院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结合专业特点,特别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我院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年年取得好成绩,获奖情况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近三年我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项目、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励20余人次,省级奖励100余人次。最近几年,我院学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充分体现了社会对我院办学成果及学生素质的高度认可。
☆本科专业
应用物理学
http://wldzxy.suse.edu.cn/p/4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http://wldzxy.suse.edu.cn/p/14/
电子信息工程
http://wldzxy.suse.edu.cn/p/14/
二、专业介绍:
应用物理学(本科)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具备宽厚、扎实的物理、数学、外语和实验基础的,能够在材料科学技术方向或光电子技术方向具备专长的,有时代精神及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物理概论、材料物理基础、半导体物理学、光电子技术基础。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相关科研部门、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可在与材料科学技术、光电技术方面相关的厂矿、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掌握电子与信息科学领域所必须的基础理论与技能,能够从事电子与信息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试验分析、统设计与制造、运行控制、信息处理、教育科研、技术管理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英语、电磁场理论、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传感器、光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现代光电信息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大中专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的科研、教学、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培养目标及特色:校级特色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电子电路系统的原理、分析方法及典型设计方法,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方法,现代电子系统工程设计、仿真等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和外语运用能力,持续学习、适应专业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线路、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测量、锁相与频率合成、电磁场与电磁波、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汽车电子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类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检测和维修、经营与技术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所从事电子信息类学科技术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还可在交通、能源、广播电视等行业从事信息管理等工作。
三、教师、学生所获得的各种奖励、荣誉、成果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完成教改项目30余项,出版教材10余部,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近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2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地厅级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
我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课外学术竞赛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国家级奖励20余人次,省级奖励100余人次。2017年,由我院承办的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取得了学校历史最好成绩。
☆17年电子设计大赛学生获国家级奖励情况一览
|
年份 |
奖项 |
奖次 |
学生姓名 |
教师 |
|
2017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国家一等奖 |
苏天赐 |
丁忠 |
|
胡春 |
||||
|
国家二等奖 |
唐阳 |
丁忠 付学刚 姜涛 |
||
|
荣海波 |
||||
|
刘婷婷 |
||||
|
国家二等奖 |
石涛 |
姜平 |
||
|
汪兵 |
||||
|
戚宏骞 |
||||
|
国家二等奖 |
林辉 |
周波 |
☆学院部分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展示
|
项目名称 |
项目级别 |
主持人 |
项目经费(万元) |
|
极短周期红矮星相接双星活动性的观测与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江林巧博士 |
52.8 |
|
原子层可控的二维MoO2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任品云博士 |
25.2 |
|
太阳半径数据合成与理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屈智宁博士 |
25.0 |
|
通信网络环境下混沌系统建模及其同步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林达教授 |
18.0 |
|
HOCO及HOOH隧穿分离的量子动力学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王君博士 |
5.0 |
|
膨胀波色子气体源中强度干涉学测量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刘杰博士 |
5.0 |
|
高压下新型过渡金属四硼化物超硬材料的结构及特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胡燕飞博士 |
5.0 |
☆学院部分申报专利情况展示
|
专利名称 |
发明人 |
类型 |
|
.一种任意等分线段装置 |
汪光宇 |
新型实用性 |
|
带豆渣分离功能的豆浆机 |
王素娟 |
新型实用性 |
|
一种新型的豆浆机过滤网 |
王素娟 |
新型实用性 |
|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手表搜寻系 |
赖贵川,邓绍聪(学) |
新型实用性 |
|
一种节水燃气热水器 |
王素娟 |
新型实用性 |
编辑:admin